最近一段时间快的和嘀嘀打车软件被广泛使用,几轮竞争下来,两大打车软件仍然没有停止烧钱的意思。
虽然但从数字看,价格战确实成效卓越,但是最近由于监管缺失,打车市场也有不少“怪事”出现。
第一,马路上暂停灯多空车灯少;现在很多人都用打车软件打车,很多出租车没有乘客时就亮暂停灯。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现在用打车软件的人越来越多,补贴也越来越高,为了赚更多的钱,司机都已软件抢单为主。
第二,去机场、西站打车变难;本来从市中心到西客站是个大单,但最近却有人反映用打车软件叫了好几次都没人接单,反而去大明湖的同事先被抢单。
给大家算一笔账,假如一名乘客用快的叫车,去的地方只有起步价,但软件每单给乘客补贴13元,一般乘客都输入13元,再加上补贴给司机的10元,一单活就多赚15元。这样算来确实是短距离打车更吃香,反而像去西站、机场这样的“大单”却被“嫌弃”了。
个人认为,“补贴战”的效果确实很明显,但现在出现的这种现象却违反了补贴的本意,本来补贴的意思是为了提升体验来发展用户,一旦补贴被取消,用户量可能会快速下跌。打车市场出现的“怪事”也代表着出租市场的秩序被打乱了,我还是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违规内容相关规定,赶紧解决这些“怪事”吧!
大家有碰到过上面提到的这种'怪事"吗? |